|
在实际使用中选择滚动轴承应考虑哪些因素滚动轴承广泛的应用于电机产品中,是一种标准化部件,具有摩擦力小、容易起动及更换简便等优点。我们在日常维修或从事机械设计时,合理、正确选择轴承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影响滚动轴承选用的因素很多,在选择时,必须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并结合实际工作,这样才能满足实际生产运作的需要。
1、正确选择滚动轴承承,对保证电机正常运转、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充分利用轴承的承载能力关系很大。滚动轴承选择主要是根据轴承套圈承受负荷的性质和大小,并结合轴承的类型、尺寸、工作条件、轴与壳体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工作温度等因素考虑。 2、影响轴承运转的一大关键因素是轴承的工作游隙,影响轴承工作游隙的主要因素包括轴际内圈与轴的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轴承非装配条件下自身的游隙、电机运行状态及周转环境等各种客观因素。同样的一台电机,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命运,要保证电机运行过程中轴承的保证效果,应从轴承的选择、配合关系确定、工况条件了解、润滑和维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二、具体选择滚动轴承时应考虑的因素 1、轴承套圈是否旋转问题 当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工作时为旋转圈,应采用稍紧的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应使配合面在工作负荷下不发生“爬行”(习惯称为跑圈),因为一旦发生爬行,配合表面就要磨损,产生滑动,套圈转速越高,磨损越严重。轴承工作时,若其内圈或外圈为不旋转套圈,为了拆装和调整方便,宜选用较松的配合。 由于不同的工作温升,将使轴颈或外壳孔在纵向产生不同的伸长量。因此在选择配合时,以达到轴承沿轴向可以自由移动、消除支撑内部应力为原则。但是间隙过大就会降低整个部件的刚性,引起振动,加剧磨损。 2、轴承负荷类型及配合关系 轴承套圈承受径向负荷,按照负荷与套圈的相对运动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局部负荷——局部负荷是指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与套圈相对静止,即径向负荷由套圈的局部滚道承受。 循环负荷——循环负荷是指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与套圈相对旋转,即径向负荷顺次地作用在套圈滚道的整个圆周。 摆动负荷——摆动负荷是指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与套圈在一定的区域内相对摆动,轴承承受一个方向不变的径向负荷和一个旋转负荷,它们的合成径向负荷在固定套圈的一段滚道内相对摆动。 承受局部负荷的套圈应选较松的过渡配合或间隙较小的配合,以便让套圈滚道间的摩擦力矩带动套圈转位,使套圈受力均匀,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承受循环负荷的套圈应选过盈配合或较紧的过渡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以不使套圈与轴或壳体孔配合表面产生爬行现象为原则。承受摆动负荷时,其配合要求与循环负荷相同或稍松些。 3、轴承负荷大小与配合关系 轴承套圈与轴颈和外壳配合的过盈量取决于负荷的大小。承受冲击负荷或重负荷的套圈,容易产生变形,使配合面受力不均匀,引起配合松动,因此应选择较紧的配合,即过盈量应越大;承受轻负荷的套圈,应选择较松的配合。 4、其他因素对配合的影响 工作温度——轴承工作时,由于摩擦发热和其他热源的影响,套圈的温度高于与其相配合零件的温度。内圈的热膨胀会引起它与轴颈的配合松动,而外圈的热膨胀则会引起它与外壳孔的配合变紧。因此,轴承的工作温度较高时,应对选用的配合适当调整。 旋转精度和旋转速度——对于承受负荷较大且要求较高旋转精度的轴承,为了消除弹性变形和振动的影响,应避免采用有间隙的配合。而对一些精密机床的轻负荷轴承,为了避免和轴的形状误差对轴承精度的影响,常采用有间隙的配合。一般认为轴承的旋转速度越高,配合应越紧。 安装和拆卸轴承的条件——考虑轴承安装与拆卸方便,宜采用较松的配合,对重型机械用的大型和特大型轴承,这点尤为重要。如要求装拆方便而又需要紧配合时,可采用分离型轴承,或采用内圈带锥孔、带紧定套和退卸槽的轴承。 以上就是关于选择滚动轴承应考虑哪些因素的详细介绍,在选用时,不仅要考虑轴承套圈承受负荷的性质和大小,并结合轴承的类型、尺寸、工作条件、轴与壳体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工作温度等硬性的要求,同时也要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要从轴承的选择、配合关系确定、工况条件了解、润滑和维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