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1 17:48:25    次浏览
本报讯(记者吴梦婷)省城学生小李在58同城二手交易专区看中了一款平板电脑,联系卖主后,卖主不仅爽快地答应现场交易,还在价格上给了一定优惠,不料这是卖主设计的陷阱。3月20日,小李在58同城网站浏览二手电子产品信息,其中一条“ipad4,内存128G,九五成新,1580元”的信息吸引了小李。见价格优惠,小李立即拨通了卖家“肖先生”的电话。卖家告诉小李,自己出售的ipad是全新的正品行货,如果小李确定购买,价格还能再优惠。于是,在卖家的推荐下,小李购买了一款最新版ipad,价格2000元,双方约定同城交易,见面验货后再交钱。之后,卖家又提出,他出售的ipad是偷来的,小李要在验货前先汇200元。听卖家如此说,小李想也没想便向对方提供的账号汇了200元。汇完钱,小李电话联系卖家询问验货时间,卖家称,只要再汇给他800元,他立马派人将ipad送到小李手中,小李再次按卖家的要求把钱汇过去。1000元汇过去了,可迟迟不见卖家的身影,小李有些担心,便不停拨打卖家的电话催其交货,卖家找各种理由推迟见面时间,并要求小李把剩下的1000元汇到账户里。小李再次向对方账户汇入500元,但卖家却以小李并没有付清全款为由,称不能同城交易,只能快递物品,便挂断了电话。小李等了一周都没见到快递,联系卖家却发现自己已被“拉黑”,小李这才意识到自己掉进了卖家设计的圈套。3月27日,记者在58同城输入“二手ipad”等关键词,从网页上显示十几条交易信息中拨通了其中一个卖家“徐先生”的电话号码,称要买一部二手ipad,卖家先说在五四大街见面,后又多次来电,最后将见面地点更改为五四大街一家银行附近,并要求记者先支付200元的“保障金”。卖家称,如果不支付“保障金”,必须要通过自动取款机向卖家提供卡里的余额。后经查证,这名“徐先生”的联系方式与“肖先生”的电话号码一致。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多家媒体曾报道过类似的骗局,信息发布者以现场验货、包退包换为幌子,从买家打电话开始引诱买家进入圈套,以自己所售的是“赃货”“小路货源”为由,将交易地点约至自动取款机附近,要求买家向指定的账户汇钱,收到钱后便消失得无踪无影。本报提醒市民不要轻信二手同城交易,以免受骗。